星期三
.11.22
小
雪
故凝而为雪。小者未盛之辞。
拾月中
,
雨下
而为寒气所薄,
小雪物语小雪而物咸成,大寒而物毕藏瑞雪护地“小雪雪满天,来年必丰年”“小雪封地,大雪封河”。小雪农忙渐闲,农人修补农具、为牲畜御寒,欣待来年开春。农人们也多盼望此时能有场雪,因有雪覆田便就免去麦田浇冻水的麻烦。谚语“麦盖三层被,来年枕馍睡”表现的正是农人对雪养小麦、冻杀害虫的殷切盼望。
雪肃天清“烟雨弥散,寒风致冬”小雪,一候“虹藏不见”,二候“天腾地降”,三候“闭塞成冬”。意为:由于气温降低,北方渐以下雪为多,雨水渐少,雨虹随之消弭;又因天之阳气腾升,地之阴气沉降,致使阴阳不交,天地不通;故而天地闭塞,转入严冬。
零落暗起“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”朔风唤凋零。小雪时节,北方已呈初冬景象,“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”,凄凉暗生。而在南国,却仍有一瘀夏秋颜色,所谓诗云,“甲子徒推小雪天,刺梧犹绿槿花然。”
小雪滋味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
“冬腊风腌,蓄以御冬”
小雪后气温骤降,寒风渐强,天气变得干燥,正是腌制腊肉的好时节。于是秋收后的农家开始制做香肠与腊肉,待到春节时正好一饱口福。
“十月朝,糍粑禄禄烧”
在南方某些地方,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。古时,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,最早乃是祭祀牛神的供品。俗语“十月朝,糍粑禄禄烧”,便是指祭祀事件。
”十月豆,肥不见头“
小雪时,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、储存乾粮。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群洄至台湾海峡,另有旗鱼、沙鱼等。台湾俗谚:十月豆,肥不见头。这是指在嘉义布袋一带,农历十月可以捕到美味的“豆仔鱼”。
“杀年猪,迎新年”
小雪前后,土家族群众又热热闹闹地开始了一年一度的“杀年猪,迎新年”民俗活动,美食与欢庆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气氛。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“刨汤”,吃“刨汤”乃是土家族的流传百千年的风俗。
“炒米,蓄以过冬”小雪时节,将糯米炒熟储存起来,以供寒冬时泡开水吃,古谚曰:“炒米,蓄以过冬。”小雪日开始酿酒,称之为小雪酒,该酒存至来年,色清味冽。此是因小雪之时,水极清澈,足以与雪水相媲美。
“小雪补,寒冬度”孙思邈云:“安身之本,必资于食……不知食宜结,不足以生存也。”小雪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。温补者如羊肉、牛肉、鸡肉、狗肉、鹿茸等;益肾食品有以腰果、芡实、山药熬的粥,亦有栗子炖肉、白果炖鸡、大骨头汤、核桃等。另外,多吃炖食和如如黑木耳、黑芝麻、黑豆等的黑色食品。
小雪诗意天气肃清,繁霜霏霏小雪(节选)
无可
片片互玲珑,飞扬玉漏终。
乍微全满地,渐密更无风。
夜泊荆溪
陈羽
小雪已晴芦叶暗,长波乍急鹤声嘶。孤舟一夜宿流水,眼看山头月落溪。
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
黄庭坚
满楼楼观玉阑干,小雪晴时不共寒。
润到竹根肥腊笋,暖开蔬甲助春盘。
眼前多事观游少,胸次无忧酒量宽。
闻说压沙梨己动,会须鞭马蹋泥看。
小雪
戴叔伦
花雪随风不厌看,更多还肯失林峦。
愁人正在书窗下,一片飞来一片寒。
小雪
释善珍
云暗初成霰点微,旋闻蔌蔌洒窗扉。
最愁南北犬惊吠,兼恐北风鸿退飞。
梦锦尚堪裁好句,鬓丝那可织寒衣。
拥炉睡思难撑拄,起唤梅花为解围。
小雪
李咸用
散漫阴风里,天涯不可收。
压松犹未得,扑石暂能留。
阁静萦吟思,途长拂旅愁。
崆峒山北面,早想玉成丘。
SNOW
静坐在那东篱下,任小雪的飔风将发梢凌乱,重阳绝盛的金菊萎然憔悴,只留那么几朵傲霜不败,墙头梅蕊暗动,沐浴寒冬。
我想悠然地在堂前,独试新炉自煮茶,清欢小雪闲中过;我想踏上那原野,遥望塞鸿飞去远连霞;我想砌下桂花树下一堆雪,明年还此凭栏杆。
又是一年小雪天,在师大,莫将诗句祝苍华,且去体会小雪,感悟年华。
责编
赖杨廖颜清
主编
方泽琦李星和
审核
陈胜国罗紫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