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参被人们称为“百草之王”,是闻名遐迩的“东北三宝”(人参、貂皮、鹿茸)之一,是驰名中外、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,也是新资源食品。
可是人参怎么吃才更具有养生价值呢?而现在很多消费者对人参也存在着一种误区,认为吃人参容易上火,但其实相对于干人参,人参的另一种吃法——新鲜人参,不仅保留了人参的功效,而且更加温和,不易上火,对身体有很好的补养功效。
人参为何要鲜着吃
1
鲜参活性成分高
鲜人参的总皂甙比例比干人参高27%,完整的保存了人参的天然精华(人参的活性成分),除滋补强身外,更具人参之甘香鲜美,实属养生佳品。
2
鲜参性能微温,好吃不上火
原生态的鲜人参本身的营养成份是均衡的。和其它的水果蔬菜一样,适量的食用是不会引起食用者上火的。但加工过的人参,由于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成份的流失,因而不同的加工方法导致所谓的“药性不同”,那么出现食用“上火”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。
3
鲜参某些功效强于干参
鲜人参可提高人体对冷、热、传染病等高负荷的耐受力,促进体内酶系的再生,功效比干人参更好。
4
鲜参比干参更易吸收
鲜人参未经任何加工处理,易碎多汁,完整的保持了鲜人参原汁液浆的丰富营养成分,在人体中体现了“回归自然”,不仅药性温凉,有提气调节血液循环、增加食欲的作用,而且人体更容易吸收人参精华,易食多补。
5
鲜参食谱广泛,口味众多
鲜参可做多种食材:人参粥、人参茶、人参汤、油炸人参、拔丝人参、人参鸡蛋饼等,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人参,还能起到滋补身体、提高抵抗力的作用。
鲜人参的常用食用方法
中医称:人参,久服可轻身延年,但是吃人参不能一劳永逸,吃一两回就不再吃了,这样是达不到真正的养生效果的,而在吃参过程中,相信有很多人一直在困惑,人参到底应该怎么吃呢?
切片口含
泡水
泡蜜
泡酒
熬粥
炖煮
鲜人参推荐食谱
鲜人参菊花饮
○
食材:鲜人参1支,贡菊5-8朵,冰糖适量。
做法:将鲜人参洗净切薄片,与菊花、冰糖一同放入杯中,开水反复冲泡1-2天,直至无味,人参嚼食即可。
功效:补充精力抗疲劳。
鲜参灵芝清补汤
○
食材:灵芝15g,红枣20g,枸杞子24g,鲜参一支50g,排骨g,食盐适量。
做法:将鲜参灵芝等药材浸入毫升水中约10分钟(用布袋装好,扎口),再加入排骨,文火煲3小时。捞除布袋,再加盐调味,每次-毫升,吃肉喝汤。
功效:清润提神,健脾开胃。
人参营养饭
○
食材:大米3杯,鲜人参一支,大枣5粒,栗子4粒,红豆5大匙,黑豆3匙,水3杯。
做法:
①鲜人参洗净后按适度切块,大米洗净放在水里泡30分钟后沥干水分。
②大枣去籽后切丝,栗子切厚块,红豆和黑豆泡水待软。
③红豆煮开后用比较适宜,往锅里放米和准备好的材料后倒水做饭。待米汤开后用微火焖好。
功效:常食可延缓衰老,扶虚固正,增强抵抗力。
人参乌鸡汤
○
食材:乌鸡1只,新鲜人参1根,红枣5粒,枸杞少许。盐,味精。
做法:
①整只乌鸡洗干净、红枣、新鲜人参、枸杞洗净。
②炖锅内加适量水,加入乌鸡及人参,红枣,枸杞,建议将食材全部放入乌鸡肚子里,水不溢出为准!
③将炖锅盖好,武火烧开,文火炖2-3个小时。
④食用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盐及味精。
功效:鲜人参补中益气,乌鸡滋阴补血,配上枸杞、红枣等温补食品,最适合作为家庭滋补汤品。
鲜人参莲子粥
○
食材:鲜人参1支,去芯莲子10粒,冰糖适量,大米1杯(约克)。
做法:
①新鲜人参洗净,切片。
②将鲜人参、莲子,大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纯净水。
③大火烧开,小火煮至莲子,大米绵软,加入冰糖。
④每晚一次,连服一周(6-7天),睡眠可明显改善。
功效:鲜人参营养丰富,药性平和,健脾补肾,安神益智。老年人经常食用可有效缓解腰膝酸软,夜尿频多,食欲不振。
最受欢迎的三大养生鲜参酒
养生酒一:新鲜人参大补酒
新鲜人参1-3支(-g),熟地黄25克,枸杞子90克,冰糖克,白酒0克以上;将新鲜人参洗净晾干,枸杞子除去杂质,与熟地一起放入酒中密封浸泡,每日搅拌1次,将冰糖放入锅中,加少量水加热溶化煮沸,煮至见微黄时,趁热过滤去渣,待凉后加入药酒坛中,搅匀,浸泡15天后,用洁净纱布过滤,取药酒备用;
大补气血,安神,滋肝明目。适用于身体虚弱,神经衰弱,头晕目眩,腰膝酸软等。无病者常饮,有强身健体,益寿延年之功;
每日2次,每次饮服15~20毫升。
养生酒二:鲜参灵芝酒
:新鲜人参1-3支(-g),灵芝30克,白酒0克;:将配方材料混合放入玻璃罐或坛子中,密封浸泡20天以上即可;
:失眠,食欲不佳,冠心病,病后年老体弱;
:日饮1-2次,每次1-2匙(5-10毫升)。
养生酒三:新鲜人参酒
:新鲜人参1-3支(-g),白酒0克;
:新鲜人参装入坛内,加盖密封,30天后即可饮用;
:大补元气、安神,对食少、乏力、盗汗、失眠、眩晕、腰疼等各种劳损虚症,均有显著效果;
:每日2次,每次饮服15~20毫升。
养天和门店鲜人参火热预定中
更多优惠活动,详情请到门店咨询工作人员!
(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。)
了解健康养生知识
获取最新优惠咨讯